跳转至

Blog

RSS订阅

建站纪念

关于本站

  • 2024-10-28 本站建成,作为一个个人学习的一个小记录.
  • 2025-02-10 由于一些原因进行了一次迁移,原本的repo已经删除,现有的站点是按照原站点备份恢复的。
  • 2025-02-13 由于站点不再纯粹由数学组成,思考后本站点更名为Eurekaimer's Digital Garden
  • 2025-08-05 使用双终端debug,导致gitlog错误

建站流程

框架选择

要想简单高效地解决问题就必须先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我一贯的方法论。

首先,我需要判断我出于什么目的需要一个个人博客,我本人是一个统计学学生而不是计算机系或是其他工科专业的学生,我没有很强烈的通过各种开源项目学习的需求,我的个人网站主要是为了记录我的学习过程和一些阅读笔记,所以它最好建立简单;其次,我的美学理念并不喜欢华丽繁复的设计,我的网站也应该简洁大方;最后,它最好有一定的交互功能以达到和他人交流的目的所以拒绝了在其他网站上写作的选项(如知乎、博客园)。最初是在一位知乎看到了本校的一位学长使用了这个框架,后来在浏览了比较多的博客之后中发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择mkdocs框架,这也使我可以有更多的样本用来借鉴。

基于上述需求和想法,我选择mkdocs框架创建了我的第一个个人博客网站。

Plugins

Other extension


更新日志

2025

2025-11-14

原本增加了一个codeforces的API数据读取插件,后续觉得没有必要删去,调整了UI的宽度以优化在大屏上的观感

2025-08-13

增加了博客的RSS订阅功能

2025-05-16

更新了鼠标选中的背景颜色和鼠标样式

2025-05-02

字数突破10W+

2025-04-29

标签大整理

2025-03-23

修改了域名并且优化了圆角界面

2025-03-15

增加了歌曲播放器并进行了简化

2025-02-22

增加了一些卡片样式,对首页内容进行了一些简化和归档

2025-02-16

站点增加MkDocs-Material-tags插件,增设标签区

2025-02-15

站点增加了友链区、二次元区和增加icon,用MkDocs-Material-blog重构了博客区

2025-02-13

站点更名为Eurekaimer's Digital Garden并用html增加了一些小部件(站点运行时间)

2025-02-12

Javascrips增加了页面线条背景,增加statistics插件、用GitHub上的Giscus插件搭建Comment System并且更换了站点字体

2025-02-10

站点因插件问题崩溃,重新建立新仓库后用本地备份文件复原

2025-02-08

增加了mkdocs-git-revision-date-localized-pluginmkdocs-callouts插件

2025-01-20

上传学习数学建模的部分笔记(后发现内容尚待打磨撤回)

2025-01-12

上传学习CS50xLecture NotesProblem Set的部分代码实现

2025-01-03

发布第一篇个人博客,2024数学年度总结

2024

2024-12-30

上传部分概率论和数学分析的Markdown笔记

2024-10-28

建站纪念日,使用mkdocs+GitHub Pages+MkDocs Material搭建,命名Eurekaimer的数学小站

2025暑假总结

没有想到我的暑假如此快的就结束了,相比较于放暑假前立的许多Flag,实际做到的事情确实是十分有限的,总的来说应当是完成以下这些事情:

  • 加入了一位老师的课题组,正式开始科研
  • 回归分析的预学习(Regression Analysis)
  • 读了CV和NLP的一些经典论文,有了一些认识(AlexNet、ResNet、BERT、Adam、Tansformer,etc)
  • 装好了自己的台式机,效率得到了提高(显卡:RTX5060)
  • 美化了界面(魔改的MacOS)
  • 装好了自己的第一个Linux Distro(Ubuntu)
  • 自己做了两次报告(Ai and Stat)
  • 加入统计高级前沿研讨班(第二期)
  • 读了一些书,走了一些路
  • 参加了一个高维统计的读书会(HDS)

贴一个Transformer的架构图,实际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主要就是一个自注意力机制),但是架不住好用

Transformer

主要的时间线是:看论文——读书会——听报告——作报告——听报告——自己钻研

番剧

  • 白箱
  • 恋人不行
  • 住在拔作岛上的我该如何是好
  • 漫画女孩(Comic Girls)
  • 摇曳露营 1
  • 摇曳百合 1
  • 我心里危险的东西 1
  • 我心里危险的东西 2

小说和漫画更是不计其数了,我根本数不过来于是不做赘述,后续可能会在二次元板块更新新的栏目

总结

我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个暑假,确实做的不够多,更多的是试错和犹豫,我听过很多人的故事,见到了放弃保研决定背水一战的学长,也见到了
已经跨保(STAT -> AI)的学长,还有许多在大三下到大四的暑假里拼尽一切的人。见到的人越多就对自己的选择越不自信,不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但是最后在一个凌晨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如果有人看到这篇文章,我也希望你能做出选择,我对于你的选项一无所知,但是我能给出的最有效的建议就是——选择自己能做到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的道路!

还有很好的CD使我起飞!

CD1

CD2

主要感受

主要的体会就是不要想的非常多,只有真正做了才知道一些东西的复杂程度。也尽可能不要开非常多的坑,做好做完一件事之后然后再继续开新的坑,例如去看论文的时候,不应该想着高维统计、高维概率、随机矩阵、测度论等等那么多复杂且抽象的一起开,这样非常容易栈溢出

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工具链大大优化和熟练之后使用电脑的效率直线上升,大量的快捷键使得可以几乎不依赖鼠标,然后就是科研的一些Follow经验,主要的发现是自己的检索能力绝对是一流的,找寻资料发现信息速度很快,但是可能代码还是不够硬,有时需要从代码中找到文章理论的补充理解不够熟练,还有就是对于研究方向的体会没有那么深,不如一些学长🤔

还有一些体会可能会结合下个周的周报给出

交接

下面是关于一个游玩纪念碑谷3(Monument Valley 3)的纪念

本人于小学时就有所耳闻且游玩过MV1(Monument Valley, MV),但是当时条件比较简陋且没有Steam账号和网络条件,可以说这次是弥补了当时的遗憾,并且该游戏的美术水准和剧情深度始终在线,大为震撼,爽快游玩!游玩后发现对于现在的自己解谜并不是最大的困难了,小时的回忆也将被更新的回忆覆盖,贴在这里也算是给曾经的自己一个交代了。

Monument_Valley3

文明的灯火永远不灭,只是从一代人交接到了另一代人的手中

交接

大二下学期总结

Intro

周报是这学期发现的用于进行自我Push的一种良好方式,能够很好的帮助笔者回忆这周完成的内容和发现自己工具链条的不足,但是也存在时间单元过小,任务过于细碎这一问题,不利于从全盘上进行分析,因此在本学期结束后的暑假在此重新结合本学期的所有周报写下一个学期的总结文章

文章主要内容是包含这学期探索的新技术(工具),新领域,新体会,将基本的时间单元定为一个月,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能够更好的发现漏洞并进行修正,一些比较成系统的部分例如科研组会和给老师写email的经验应当会在科研板块额外记录

月度总结

Month 1

刚开始是对于每门课的老师的性格和教学风格有了一个大概的把握,然后就基本定下了这个学期的基调是自学的,例如数理统计老师上课废话太多也没有什么内容,实变函数老师只知道抄书没有什么自己的理解,但是这两门课又是十分重要的只好决定自己在课外多下一些功夫,确保自己能够学好这些内容.然后开始自己去旁听了随机过程这门课,虽然是不基于测度论的,但是老师讲授的还是比较到位的虽然内容也是比较简单,写了第一封给老师的email寻求了一些建议.

学期前的准备

对于每个学期的开端笔者有了一些经验,由于大多数人的假期都是疯玩的,所以在学期的开始会出现大概持续时间为一个月的报复性努力学习,但是不必惊慌,在一个月后会回复正常.

然后是关于个人博客的一些工作,使用前端三件套HTML+CSS+JS进行了界面美化升级,接触了Jupyter Notebook后决定以后用这个做代码笔记(包括一些简单的代码演示和作图,使用NB可以做到很好的调试)并结合MkDocs的代码插件.

看完了Peaky Blinder的第一季,开始染上了英剧了.

新工具
  • SimpleTeX
  • PicGo+Typora+Cloudflare图床
  • LaTeX笔记模板
  • Beamer
新领域
  • 计量经济学(大创)
  • 机器学习(吴恩达、李宏毅)
  • 深度学习(李沐)

新的体会:不需要过多的计划只需要多做总结,多去改进效率和反省,不需要对于科研有过多的期望,也不要对自己有过多的期待,只需要有大概的方向和进步就是不错的. 关于每个小工具的使用以后应该也会开一个专门的板块进行介绍,对于理论的学习还是不够深入,但是也需要循序渐进,人还是需要多休息的.

Month 2

更换了网站的域名并向一些朋友和学长那里收获了学习资料,开始准备期中考试。然后月考GG,实变函数最后决定ALL IN Folland,对于运筹学的学习感到了非常的疑惑,理论实际很有压力但是题目却很机械为期末暴雷埋下了伏笔,代码能力没有什么进步开始做61a练习。

开始继续补强数理统计,完善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和观点(mbq老师好厉害,ustc数理基础很扎实啊)

接触了不少好的国外公开课,可以参考清明节的周报,还是很不错的,有了一些充实的感觉了:

  • 李沐-动手学深度学习
  • 李沐-CS329P
  • 陈大岳-应用随机过程
  • UCB-CS61A(二战转折点)

漫画

  • 污秽不堪的你最可爱了
  • 恋语轻唱
  • 飞宇同学是笨蛋

Month 3

去了北京看GBC快闪,太爽了,非常开心的一次经历,更新了一些方法论,跟老师有了一次Talk,然后将机器学习的有关理论迁移到了日常学习中来,但是身体有了一些疾病,大概是过敏性鼻炎导致身体非常不好,一直在养病了。

Month 4

研究装机技术,从学长那里收到了一些书,开始尝试将Ob中的Latex Suite插件复刻到我的VSC中,然后接入了Copilot,又接触了一些比较优质的资源比如实践论、安岛、GTM282、MIT6.006,然后就是开始无聊的复习了

总的来说想做的事情太多但是完整做完的却太少,缺少一些恒心和毅力,需要更多的集中碎片化的时间去做一件完整的事情!

总结与反思

这个学期的压力大的超乎想象了,但是接触到的信息量确实前所未有的大,得到了很多经验和想法,对于未来真的有了一些思考,感觉自己真正站在了一道宝库的门前,希望在未来能变得更强,拥有更加集中的能力.